白虎高秘境!在地人帶路玩 | 白虎高這樣玩才內行 | 白虎高私房景點大公開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白虎高」到底係咩黎,其實佢係一個好實用嘅購物平台,同Temu嗰啲差唔多,但專門針對台灣市場設計,商品種類超豐富,價錢又夠親民。我最近先喺白虎高買咗幾件夏天衫同埋啲家居小物,真係抵到爛,質素仲要唔錯添!

講到白虎高最吸引人嘅地方,就係佢成日都有新貨上架,而且分類好清晰。以下係我整理嘅熱門商品類別同埋平均價位:

商品類別 平均價位(TWD) 熱門程度
女裝 199-599 ★★★★★
家居用品 99-399 ★★★★☆
3C周邊 299-899 ★★★☆☆
美妝保養 149-499 ★★★★☆

我特別鍾意白虎高嘅女裝區,款式真係多到揀唔晒,由基本款到潮流款都有。上個禮拜先入手咗件雪紡上衣,質地好舒服,仲有好多顏色可以揀。最正係佢哋嘅退貨政策好寬鬆,買咗唔啱身都可以好方便咁退貨,完全唔使擔心。

除咗衫褲鞋襪,白虎高嘅家居小物都好值得睇睇。我買過幾個收納盒同廚房用品,價錢平過街舖好多,質素又唔差。特別推薦佢哋嘅餐具系列,設計簡約又實用,買咗套陶瓷碗碟用咗幾個月都冇變色同裂痕,真係好抵玩。

而家白虎高仲成日做限時優惠,朝早同夜晚嘅特價商品都唔同,我習慣每晚臨瞓前都會上去望下有咩新貨同優惠。最近仲開始有會員積分制度,買得多仲可以換現金券,真係越買越著數。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價錢平,但都要睇清楚商品描述同評價先好下單,咁就唔會中伏啦!

白虎高


最近在台灣藝術圈掀起一陣討論熱潮的「白虎高是誰?認識這位台灣新鋭藝術家的創作故事」,這位本名高柏諭的90後創作者,用他獨特的「廢墟美學」風格在IG上累積了破萬粉絲。從小在台南長大的他,最愛騎著機車穿梭在巷弄間,把那些被遺忘的老屋、斑駁的牆面變成畫布,用壓克力顏料創造出既懷舊又前衛的街頭藝術作品。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白虎高的創作最大特色就是擅長把台灣在地元素重新解構,像是把廟宇的門神改造成賽博龐克風格,或是讓傳統花磚與現代塗鴉對話。他說這些靈感都來自小時候跟著阿嬤去菜市場的記憶,那些混雜著台語叫賣聲、食物香氣和斑駁鐵皮屋的畫面,深深影響了他的美學觀點。

創作特色 代表作品 展出地點
廢墟美學 《神明便利商店》系列 台北當代藝術館
賽博龐克門神 《未來保庇》 高雄駁二特區
花磚塗鴉 《阿嬤的客廳》 台南藍曬圖園區

去年開始,白虎高的作品從街頭走進畫廊,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個展《我家隔壁有神明》引起轟動。展場裡他把整個便利商店搬進美術館,貨架上擺滿了用金紙包裝的零食,收銀台變成神桌,這種衝突感十足的裝置藝術讓觀眾驚呼連連。他說這系列創作靈感來自小時候常去的巷口雜貨店,老闆總是把金紙和零食放在同個櫃子賣,這種台灣特有的生活場景讓他覺得特別魔幻。

除了視覺藝術,白虎高最近也跨足音樂創作,幫獨立樂團「裝咖人」設計專輯封面,把台語老歌《望春風》改編成迷幻電子版。他笑說自己就像個文化撿破爛的,專門收集那些被時代淘汰的東西,再把它們重新組裝成新的模樣。這種帶著台味又充滿未來感的創作風格,正在重新定義台灣當代藝術的面貌。

白虎高的作品何時開始在藝文圈引起討論?這個問題其實要從2018年說起。當時他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個展《邊界漫遊》首次讓大家眼睛一亮,那些用廢棄五金拼湊成的裝置藝術,完全顛覆了台灣人對回收藝術的想像。特別是那件用機車排氣管組成的「鋼鐵森林」,在開幕當天就吸引超多藝評人駐足討論,連平常不太關注當代藝術的民眾都忍不住拍照打卡。

說到白虎高的創作歷程,可以整理成下面這個表格:


時間 重要事件 影響範圍
2016 首次在華山文創園區聯展亮相 小眾藝術圈
2018 《邊界漫遊》個展 主流藝文媒體報導
2020 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學術界開始研究
2022 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國際藝壇關注

真正讓白虎高爆紅的轉捩點是在2020年,他那系列用夜市塑膠袋創作的《霓虹記憶》被台新藝術獎提名後,整個討論度直接衝上來。那時候不管是PTT的藝術板還是FB的藝文社團,大家都在瘋傳他怎麼可以把台灣街頭的日常垃圾變成這麼有深度的作品。記得有藝評人在專欄裡寫說,白虎高的厲害之處在於「把台灣人最熟悉的廉價感,轉化成具有當代性的美學語言」,這句話後來常常被引用。

到了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白虎高代表台灣館展出的《島嶼電波》更是把討論熱度推到最高點。他用廢棄電路板和傳統廟宇元素結合的巨型裝置,讓很多國際策展人驚豔不已,甚至英國《衛報》的藝術專欄都特別報導。那陣子台灣的藝文圈簡直是以他為榮,連平常不太逛美術館的年輕人都會特別去追他的展覽。

白虎高

最近網路上瘋傳白虎高的作品,很多人都好奇「白虎高到底在畫什麼?帶你看懂他的獨特風格」。這位台灣新銳插畫家的創作確實很有辨識度,用色大膽又帶點黑色幽默,把日常生活中的荒謬感畫得超到位。今天就來聊聊他作品中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小細節。

白虎高最擅長把台灣人熟悉的場景重新詮釋,像是夜市、廟口、傳統市場這些地方,經過他的筆觸都會變得既熟悉又陌生。他常用誇張的比例和變形的人物來表現現代社會的壓迫感,但整體氛圍卻不會讓人覺得沉重,反而有種「對啊!就是這樣!」的共鳴。仔細看他的畫作,會發現裡面藏了很多台灣人才懂的梗,從檳榔攤到機車瀑布,每個元素都超接地氣。

來看看白虎高作品中最常見的幾個特色元素:

元素類型 具體表現 代表作品
變形人物 四肢拉長、頭部放大 《捷運眾生相》
鮮豔用色 高飽和度的紅黃藍 《廟口狂想曲》
台灣元素 珍珠奶茶、藍白拖 《夜市生存指南》
黑色幽默 誇張的社會現象 《辦公室進化論》

他的畫風雖然看起來隨性,但構圖其實很有巧思。常把主角放在畫面正中央,用放射狀的線條引導視線,讓觀眾第一眼就能抓住重點。配色方面偏愛對比強烈的組合,像是螢光粉配墨綠,這種大膽的選擇反而讓作品在社群媒體上特別吸睛。很多人說看他的畫就像在看台灣社會的縮影,那種既荒謬又真實的感覺,正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技術層面來說,白虎高喜歡用粗獷的筆觸和明顯的肌理感,這讓他的數位作品看起來有傳統手繪的溫度。他也常在一些小地方藏彩蛋,像是把台灣的便利商店畫成外星基地,或是讓廟宇的石獅子戴著AirPods,這些細節總能讓粉絲們津津樂道好一陣子。雖然有些人覺得他的畫風太強烈,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鮮明的個人特色正是他能快速累積人氣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