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地勢圖全解析 | 秒懂桃園地形起伏 | 桃園地勢高低一次看

最近在研究桃園的地形特徵,發現「桃園地勢圖」真的超實用的啦!這張圖把整個桃園的高低起伏都畫得清清楚楚,對於想了解當地地理環境的朋友來說超有幫助。桃園雖然不像台中或花蓮有那麼明顯的山脈,但其實地形變化也滿豐富的喔!

先來看看桃園主要的地形分佈吧:

區域 海拔高度 (公尺) 主要特徵
復興區 300-2000 山地為主,有拉拉山等知名景點
大溪區 100-300 丘陵地形,適合種茶
桃園市區 50-100 台地地形,地勢平緩
沿海地區 0-20 平原,有許多漁港和濕地

從表格就可以看出來,桃園從山到海的地形變化真的很明顯。特別是復興區那邊,海拔可以到2000公尺左右,跟市區的平緩台地形成強烈對比。我每次開車從大溪往復興走,都能明顯感受到地勢一直在爬升,沿途的風景也越來越壯觀。

說到這個,不得不提桃園台地的特色。這片台地是古早時候由河流沖積形成的,地勢雖然平緩但還是有微微的起伏。因為地勢關係,這邊的排水系統要特別注意,不然下雨天容易積水。老一輩的桃園人都知道,看地勢圖選房子真的很重要,地勢太低的地方遇到颱風季就麻煩了。

最近在研究2003年的龍潭區地形圖,發現那邊的丘陵地形超適合種茶的。難怪龍潭的茶葉這麼有名,原來跟當地的地勢有很大關係。地勢圖上可以看到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100到250公尺之間的緩坡,這種高度和坡度剛好適合茶樹生長。

桃園地勢圖


最近有朋友在問「桃園地勢圖要去哪裡找?最新版地圖下載地點」,其實現在要取得這些資料比想像中簡單很多啦!桃園市政府這些年把很多地理資訊都數位化了,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找到超詳細的地勢圖,而且還是免費下載的喔。如果你是做研究、工程規劃,或是單純對桃園地形好奇,這些資源真的超級實用。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首先要推薦的是「桃園市政府地理資訊系統」,這個網站根本就是寶庫啊!裡面不只有最新版的地勢圖,連3D地形模組、等高線圖都找得到。我上次幫家裡長輩查農地資料時,發現他們連歷年的空拍圖都有存檔,超級詳細的。註冊帳號後還能下載GIS格式的原始數據,對專業使用者來說超方便。

另外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也有提供全台各地的地形圖資,雖然不是專為桃園設計,但比例尺選擇更多樣。我整理了一下幾個主要下載來源的比較:

資料來源 最新更新日期 檔案格式 特色
桃園市政府地理資訊系統 2025年6月 PDF/GIS/JPEG 含3D地形模組、歷年變遷圖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 2025年3月 DWG/SHP/PDF 全國統一規格、多比例尺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024年12月 PDF/GIS 含地質資料分析

如果是要用在手機上,建議可以下載PDF版本,現在很多地圖APP都支援匯入這些檔案。我自己的經驗是,桃園市政府提供的圖資對於在地使用來說最即時,像最近青埔特區那邊的開發案,在地勢圖上就已經有標註新建築的輪廓了。不過要提醒大家,下載時記得注意圖資的授權範圍,有些商業用途可能需要另外申請喔。

說到實際操作,以桃園市政府網站為例,進入地理資訊系統後點選「圖資下載」專區,選擇「地形地貌」分類就能找到地勢圖。他們很貼心地做了不同精細度的版本,從1:5000到1:25000都有。我上次下載1:5000的版本,連我家後面那個小山坡的坡度變化都看得一清二楚,真的蠻驚人的。檔案大小通常都在20-50MB左右,現在網路這麼快,幾分鐘就能抓下來了。

最近越來越多朋友開始愛上登山活動,但你知道為什麼登山客都需要桃園地勢圖?安全必備這張地圖真的不是開玩笑的!桃園地形變化多端,從石門山到拉拉山,每條路線的難度差異超大,光靠手機GPS很容易迷路。特別是在山區收訊不穩時,傳統紙本地圖反而更可靠,而且地勢圖上標示的等高線、溪流位置,都是判斷路線安全性的重要依據。


先來看看桃園幾條熱門登山路線的地形特點:

路線名稱 海拔高度 地形特徵 建議攜帶裝備
石門山步道 550m 緩坡、石階多 登山杖、防滑鞋
東眼山森林步道 1212m 陡坡、原始林相 手套、頭燈
拉拉山神木群 1600m 高海拔、溫差大 保暖衣物、氧氣瓶(備用)
溪洲山步道 577m 濕滑泥土路、多岔路 雨具、地勢圖

在地勢圖上除了看等高線,更要留意圖例標示的危險區域。像是我上次去溪洲山就差點走錯路,還好有帶地勢圖發現前方是斷崖地形及時回頭。很多山友以為跟著登山布條就安全,其實布條可能年久脫落,或是被動物破壞,這時候地勢圖就是最後的保命符。

桃園山區天氣變化快,午後常起霧,能見度瞬間降低。有經驗的嚮導都會教大家用地勢圖配合指北針定位,這招在迷路時超級有用。記得去年有個登山團在巴陵古道失聯,就是靠著地勢圖找到溪流方向脫困。現在有些地勢圖還會標示山屋位置和緊急聯絡點,這些資訊在意外發生時都是救命關鍵。

桃園地勢圖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如何用桃園地勢圖規劃一日登山路線,這招真的超實用!桃園其實藏了很多適合一日來回的登山步道,只要看懂地勢圖,就能輕鬆避開太硬的路線,找到適合自己體能的完美行程。我習慣先用Google Earth搭配政府出版的桃園地形圖,把海拔高度、坡度變化先標記起來,這樣連新手都能規劃出安全又好玩的路線。

先分享幾個實用技巧:地勢圖上顏色越深代表坡度越陡,淺色區塊就比較平緩。建議一日行程的海拔落差控制在500公尺以內,像石門山或東眼山這些熱門路線就很適合。下面整理幾個桃園經典路線的數據給大家參考:

路線名稱 海拔高度(m) 步行時間(hr) 難度等級 特色重點
石門山步道 550 1.5 ★★☆☆☆ 展望超好,適合看夕陽
東眼山自導步道 1212 3-4 ★★★☆☆ 柳杉林秘境,夏天超涼爽
溪洲山步道 577 2 ★★☆☆☆ 近市區,交通方便

規劃時要特別注意地圖上的等高線密度,線條越密代表坡度越陡。我通常會把休息點標在等高線間距較寬的地方,這樣走起來比較輕鬆。手機記得裝離線地圖APP,像”綠野遊蹤”就能把地勢圖疊上去,實地走的時候超方便。另外桃園很多步道下午容易起霧,建議早上8點前出發最保險。

帶裝備的部分要看地勢圖預判地形,如果路線起伏大就要帶登山杖。像東眼山那種海拔較高的路線,就算夏天也要準備防風外套。記得在水源處標記補給點,桃園山區有些步道中途是沒有商店的。天氣預報說這週末會轉涼,剛好是爬山的好時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