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蘭屬植物超好養!新手必看 | 家裡擺吊蘭屬植物超療癒 | 吊蘭屬植物照顧5大秘訣

吊蘭屬係一種好常見嘅室內植物,特別係台灣嘅家庭同辦公室都好常見到佢哋嘅蹤影。呢類植物唔單止易種,仲有淨化空氣嘅功效,難怪咁受歡迎。吊蘭屬最特別嘅地方就係佢會長出長長嘅走莖,上面會開出白色小花同長出小植株,睇落真係好得意。

講到吊蘭屬嘅品種,最常見嘅應該係Chlorophytum comosum,台灣人通常叫佢做”吊蘭”或者”蜘蛛蘭”。呢種植物嘅葉片有啲品種係全綠色,有啲就帶白色或黃色條紋,擺喺屋企真係好搶眼。佢哋對環境嘅適應力好強,就算係種植新手都好容易照顧得到。

品種名稱 葉片特徵 生長習性 適合環境
全綠吊蘭 全綠色葉片 耐陰性強 室內低光照環境
銀邊吊蘭 葉緣有白色條紋 需要適量陽光 窗邊明亮處
金心吊蘭 葉中央有黃色條紋 生長快速 半日照環境
皺葉吊蘭 葉片呈波浪狀 需保持較高濕度 浴室等潮濕空間

種吊蘭屬植物其實好簡單,只要記住幾個重點就得。首先係澆水要適量,等泥土乾咗先再澆,太多水反而會令根部腐爛。其次係光線,雖然佢哋可以適應低光環境,但如果想要植株生得茂盛啲,最好擺喺有散射光嘅地方。施肥方面,每個月施一次稀釋嘅液肥就已經足夠。

吊蘭屬仲有個好處就係繁殖容易,只要將走莖上嘅小植株剪落嚟,插喺水度或者直接種落泥度,好快就會生根。呢個特性令到佢成為好多台灣人互相分享嘅植物,有時朋友之間會交換唔同品種嘅吊蘭,增加種植嘅樂趣。如果見到植株底部嘅葉片開始變黃,可能係因為太老或者養分不足,只要定期修剪同施肥就可以保持靚靚嘅外觀。

吊蘭屬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吊蘭屬植物適合誰來種?新手也能輕鬆上手的室內盆栽」其實真嘅係超適合懶人同埋種植新手!佢哋唔單止好養活,仲可以幫你淨化屋企空氣,而且繁殖速度驚人,種一盆好快就會變出成個家族,真係好有成就感㗎~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吊蘭屬植物最正嘅地方就係佢哋對環境要求好低,就算你成日唔記得淋水都唔會即刻死俾你睇。我成日同朋友講,如果你連吊蘭都種死,咁真係要檢討下自己係咪太粗心啦!佢哋最鍾意散射光,放喺窗邊或者辦公室嘅燈光下都生得好好,完全唔使特別照顧。

適合人群 推薦原因 注意事項
種植新手 幾乎唔會種死,容易建立信心 避免陽光直射
忙碌上班族 耐旱性強,一週淋1-2次水就得 冬天要減少淋水頻率
空氣淨化需求者 有效去除甲醛等有害物質 定期用濕布抹葉片
小空間住戶 可以垂吊種植,節省空間 注意通風避免潮濕

吊蘭嘅品種都幾多下,常見嘅有綠葉吊蘭、金邊吊蘭同埋銀心吊蘭,每種都有自己嘅特色。我最鍾意金邊吊蘭,佢啲葉邊有金黃色條紋,放喺書架上面垂落嚟真係好靚。而且佢哋會生出一條條走莖,上面會有小吊蘭,剪落嚟插水就會生根,好快就有新盆栽可以送俾朋友。

講到淋水,吊蘭其實好隨和,等盆土乾透再淋都冇問題。不過如果你發現葉尖開始變啡,可能係濕度唔夠或者淋水太多,要調整一下。我通常會用手指插入泥土約2公分,感覺乾燥先淋水,夏天大概3-4日一次,冬天就可以拉長到7-10日先淋一次。

什麼時候該幫吊蘭換盆?這些徵兆告訴你該行動了

吊蘭是台灣人家中常見的盆栽,好養又耐看,但你知道什麼時候該幫它換個新家嗎?其實吊蘭會用各種方式告訴你它住得不舒服了,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這些小訊號。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明顯的換盆時機,讓你的吊蘭可以繼續茂盛生長。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根系從盆底排水孔冒出來,這表示盆子已經裝不下它旺盛的生命力了。我曾經遇過吊蘭的根整個把盆底塞滿,甚至把盆子撐到變形,這時候就真的不能再拖了。另外如果你發現澆水後水分很快就流光,土壤也變得硬梆梆的,這代表盆土已經老化,保水性變差,也是該換盆的警訊。


徵兆 具體表現 嚴重程度
根系外露 從盆底或表面竄出白色根系 ⭐⭐⭐⭐
生長停滯 新葉長不出來或變小 ⭐⭐⭐
土壤板結 澆水後快速流失,土壤龜裂 ⭐⭐⭐⭐
盆器變形 被根系撐到凸起或裂開 ⭐⭐⭐⭐⭐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狀況是葉子開始發黃、枯萎,但明明澆水和光照都沒問題。這可能是因為盆土中的養分已經被吸收殆盡,根系也糾結在一起無法正常吸收養分。我的經驗是,當吊蘭開始長出很多氣根,或是原本翠綠的葉片失去光澤,就該考慮換個大一點的家了。

換盆的最佳季節是春秋兩季,這時候溫度適中,吊蘭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記得要選擇比原來大1-2號的盆子,不要一次換太大,否則容易積水爛根。我通常會準備一些新的培養土,混入些許珍珠岩增加透氣性,這樣吊蘭住起來會更舒服。

吊蘭屬

吊蘭為什麼會長出小寶寶?繁殖方式大公開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我家吊蘭會突然長出一串串小寶寶啊?」其實這是吊蘭最特別的繁殖方式啦!這種植物天生就自帶「生小孩」技能,只要環境適合,就會從葉腋處長出細長的匍匐莖,末端慢慢長出迷你版的吊蘭寶寶,超可愛的~而且這些小寶寶都已經自帶根系,等長到3-5公分就能剪下來種囉!

吊蘭的繁殖方式主要分兩種,最常見的就是這種「走莖繁殖」,另外也可以透過「分株」來增加數量。走莖繁殖特別適合新手,因為成功率超高,幾乎不用特別照顧就能自然生長。我家陽台那盆吊蘭去年就生了十幾個寶寶,現在每個朋友家都分到一盆了呢!

繁殖方式 最佳時機 所需時間 成功率
走莖繁殖 春末夏初 2-3週生根 90%以上
分株繁殖 春季換盆時 立即見效 80%左右

想要讓吊蘭多生點寶寶,記得要給它足夠的散射光線,保持土壤微濕但不要積水。我發現如果放在光線明亮的浴室裡,吊蘭特別容易長出小寶寶,可能是因為濕度比較高的關係。施肥的話每個月給一次稀釋的液肥就夠了,太多反而會讓葉子變黃喔!

當你看到吊蘭開始長出走莖時,可以先不用急著剪下來。我會讓小寶寶掛在母株上多長一會兒,等它們的根系發育得更完整再處理。要移植的時候,準備好排水良好的土壤,把小寶寶輕輕壓入土中,保持土壤濕潤約一週,很快就能適應新環境了。有時候我懶得換盆,就直接把小寶寶連著走莖放在另一個盆栽上,它們自己就會扎根生長,超方便的!